作者:岑参
塔 势 如 涌 出,孤 高 耸 天 宫。
dēng lín chū shì jiè dēng dào pán xū kōng
登 临 出 世 界,蹬 道 盘 虚 空。
tū wù yā shén zhōu zhēng róng rú guǐ gōng
突 兀 压 神 州,峥 嵘 如 鬼 工。
sì jiǎo ài bái rì qī céng mó cāng qióng
四 角 碍 白 日,七 层 摩 苍 穹。
xià kuī zhǐ gāo niǎo fǔ tīng wén jīng fēng
下 窥 指 高 鸟,俯 听 闻 惊 风。
lián shān ruò bō tāo bēn zǒu sì cháo dōng
连 山 若 波 涛,奔 走 似 朝 东。
qīng huái jiā chí dào gōng guǎn hé líng lóng
青 槐 夹 驰 道,宫 馆 何 玲 珑。
qiū sè cóng xī lái cāng rán mǎn guān zhōng
秋 色 从 西 来,苍 然 满 关 中。
wǔ líng běi yuán shàng wàn gǔ qīng mēng mēng
五 陵 北 原 上,万 古 青 蒙 蒙。
jìng lǐ liǎo kě wù shèng yīn sù suǒ zōng
净 理 了 可 悟,胜 因 夙 所 宗。
shì jiāng guà guān qù jué dào zī wú qióng
誓 将 挂 冠 去,觉 道 资 无 穷。
唐玄宗天宝十一年(752年)秋,岑参自安西回京述职,相邀高适、薛据、杜甫、储光羲等同僚诗友,出城郊游,来到慈恩寺,见宝塔巍峨俊逸,拾级而上,触景生情,遂吟诗唱和以助兴。高适首唱,作《同诸公登慈恩寺塔》,其余人相和,岑参此诗就是当时的和诗之一。 [1][5]
此诗开头两句:“塔势如涌出,孤高耸天宫。”自下而上仰望,只见巍然高耸的宝塔拔地而起,仿佛从地下涌出,傲然耸立,直达天宫。用一“涌”字,增强了诗的动势,既勾勒出了宝塔孤高危耸之貌,又给宝塔注入了生机,将塔势表现得极其壮观生动。
接下去四句:“登临出世界,磴道盘虚空。突兀压神州,峥嵘如鬼工。”写登临所见、所感,到了塔身,拾级而上,如同走进广阔无垠的宇宙,蜿蜒的石阶,盘旋而上,直达天穹。此时再看宝塔,突兀耸立,如神工鬼斧,简直不敢相信人力所及。慈恩寺塔,不仅雄伟,而且精妙。
再下去四句:“四角碍白日,七层摩苍穹。下窥指高鸟,俯听闻惊风。”写登上塔顶所见,极力夸张塔体之高,摩天蔽日,与天齐眉,低头下望,鸟在眼下,风在脚下。这鸟和风,从地面上看,本是高空之物,而从塔上看,就成了低处之景,反衬宝塔其高无比。
下面八句,以排比句式依次描写东南西北四方景色。“连山若波涛,奔走似朝东。”描绘东面山景,连绵起伏,如滚滚巨浪;“青槐夹驰道,宫馆何玲珑。”状摹南面宫苑,青槐葱翠,宫室密布,金碧交辉;“秋色从西来,苍然满关中。”刻写西面秋色,金风习习,满目萧然,透着肃杀之气;“五陵北原上,万古青濛濛。”写北边陵园,渭水北岸,座立着长陵、安陵、阳陵、茂陵、平陵,它们是前汉高帝、惠帝、文帝、景帝、武帝五位君王的陵墓。当年,他们创基立业,轰轰烈烈,如今却默然地安息在青松之下。诗人对四方之景的描绘,从威壮到伟丽,从苍凉到空茫,景中有情,也寄托着诗人对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忧思。
末了四句,“净理了可悟,胜因夙所宗。誓将挂冠去,觉道资无穷。”诗人想辞官事佛,此时,岑参得知,前方主将高仙芝出征大食,遭遇挫折;当朝皇帝唐玄宗,年老昏聩;朝廷之内,外戚宦官等祸国殃民;各方藩镇如安禄山、史思明等图谋不轨,真可谓“苍然满关中”,一片昏暗。诗人心中惆怅,认为佛家清净之理能使人彻悟,殊妙的善因又是自己向来的信奉,因此想学逢萌,及早挂冠而去,去追求无穷无尽的大觉之道。
这首诗主要写佛塔的孤高以及登塔回望景物,望而生发,忽悟佛理,决意辞官学佛,以求济世,暗寓对国是无可奈何的情怀。全诗状写佛塔的崔嵬和景色的壮丽十分成功。 [1][5]
明·谭元春《唐诗归》:“从西来”妙,妙!诗人惯将此等无指实处说得确然,便奇(“秋色”句)。“万古”字入得博大,“青蒙蒙”字下得幽眇。秋色又四语写尽空远,少陵以“齐鲁青未了”五字尽之,详略各妙。(“万古”句)。岑塔诗惟秋色四语,吋敌储光养、杜甫,余写高远处俱有极力形容之迹。
明·袁宏道《唐诗训解》:极状塔高,布势有驰骋。
明·陆时雍《唐诗镜》:形状绝色,语气复雄。
明·李攀龙《唐诗选》:“下窥”二句,调高而占,凄然不堪再读。
明·周珽《唐诗选脉会通评林》:此等诗真狮子捉物,视兔如象。
明·毛先舒《诗辩坻》:“四角”二语,拙不入古,酷为钝语。至“秋色从西来,苍然满关中。五陵北原上,万古青蒙蒙”,词意奇工,陈隋以上人所不为,亦复不办,此处乃见李唐古诗真色。
清·刘邦彦《唐诗归折衷》:形容处皆板拙可憎(“峥嵘”句)。前幅尘气,后幅腐理,几不成诗。赖有“秋色”四语,一开眼界。
清·吴煊《唐贤三昧集笺注》:老杜、高、岑诸大家同登慈恩寺塔诗,如大将旗鼓相当,皆万人敌。
清·黄子云《野鸿诗的》:岑有“秋色正西来,苍然满关中。五陵北原上,方古青濛渌”四语,洵称奇伟;而上下文不称,末乃逃入释氏,不脱伧父伎俩。
清·沈德潜《唐诗别裁》:登慈恩塔诗,少陵下应推此作,高达夫、储太祝皆不及也。
清·宋宗元《网师园唐诗笺》:句亦如涌出(首二句)。
清·张文荪《唐贤清雅集》:起句突兀。苍浑似刘司空、颜光禄,气更流逸。
清·王文濡《历代诗评注读本》:雄浑悲壮,凌跨百代,而“秋色”四句,写尽空远之景,尤令人神往不已。 [6]
岑参(715~770),唐代诗人。南阳(今属河南)人。天宝(唐玄宗年号,742~756)进士,曾随高仙芝到安西、武威,后又往来于北庭、轮台间。官至嘉州(今四川乐山)刺史,因世称岑嘉州。卒于成都。其诗长于七言歌行。所作题材广泛,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;气势豪迈,情辞慷慨,语言变化自如。与高适齐名,并称“高岑”,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。有《岑嘉州诗集》。 [7]
参考资料
1. 周啸天 等.唐诗鉴赏辞典补编:四川文艺出版社,1990:316-318
2. 金性尧.唐诗三百首新注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3:32-33
3. 沙灵娜 何年.唐诗三百首全译:贵州人民出版社,1993:34-35
4. 蘅塘退士 等.唐诗三百首·宋词三百首·元曲三百首:华文出版社,2009:14
5. 于海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:205-206
6. 陈伯海.唐诗汇评(上):浙江教育出版社,1995:794-795
7. 萧涤非.唐诗鉴赏辞典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14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