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题仙游观

2018年12月18日 866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

【唐代】韩翃

仙台初见五城楼,风物凄凄宿雨收。
山色遥连秦树晚,砧声近报汉宫秋。
疏松影落空坛静,细草香闲小洞幽。
何用别寻方外去,人间亦自有丹丘。

词句注释

⑴同题仙游观:一本无“同”字。仙游观:在今河南嵩山逍遥谷内。初唐时道士潘师正居住在当地的逍遥谷,唐高宗李治对他十分敬重,下令在逍遥谷口修筑仙游门,在谷中修筑道观。

⑵仙台,高处的观景台。初:一作“下”。五城楼:道观的房舍。《史记·封禅书 》记方士曾言:“黄帝时为五层十二楼,以候神人于执期,命曰迎年”,这里借指仙游观。

⑶宿雨:隔宿的雨。

⑷砧(zhēn)声:在捣衣石上捣衣的声音。

⑸空坛:与下小洞皆指道观景物。

⑹闲:一作“开”。

⑺方外:尘世以外,《庄子·大宗师》“孔子曰:彼游方之外者也,而丘游方之内者也。”后引申为神仙居住的地方。

⑻丹丘:指神仙居处,昼夜长明。 [1][2-3]

白话译文

在仙台上刚见到五城楼,夜雨初停景物冷落凄清。
晓山翠色遥连秦地树木,汉宫砧声报讯寒秋来临。
空坛澄清疏松影落水底,小洞清幽细草芳香沁人。
何必去寻找世外的仙境,人世间就有美好的桃源。 [3]

文学赏析

这首诗的写法十分平实,不过是老老实实地纪写游程见闻和内心观感,以真切平和取胜,不以奇崛跌宕争强。

首联写的是初入仙游谷门之所见,即从山上俯视道观,为观中建筑的壮丽而赞叹;同时也附带写出心中的欣悦,这不仅因所见景物壮丽,好似天上的仙宫,更因为天色晴朗,刚刚消歇的阵雨将景物冲洗得洁净鲜明。这联诗句,不但写出真切的观感,还为下文作出很好的铺垫。首句中的“初”字,《全唐诗》版作“下”字,则俯视的意思更为鲜明。

颔联也是写仙游观的外景,但不是俯视,而是远望,点明此刻是秋天的傍晚,并自然引发怀古的幽情。“秦树”与“汉宫”都不是实景,而是借指,不过是描写平常的古树、平常的砧声而已。但以“秦”、“汉”二字作修饰限定,也不是毫无寓意,乃是为了渲染古朴气氛,增加历史色彩。有了这样的修饰限定,使得时间张力大大扩展,将读者引入漫远的时间长河,超脱了短暂的人生岁月,与寻访长生不老的仙家主旨暗中契合,特别适宜观赏道观的题材要求。将大树与砧声对举,是描写秋景的惯用意象,同样收入《唐诗三百首》的李颀所作七律《送魏万之京》就有一联云:“关城树色催寒尽,御苑砧声向晚多。”可与此联参看。

颈联诗意一转,正合“起承转合”的构思要求。从景物说,由观外转入观内,写的是仙游观中所见景象;从寓意说,由描述见闻转入倾诉观感,写的是游赏观景时内心的体验。景物是疏松和细草、空坛和小洞,感知是一落、一生,以及一静、一幽。此联意谓稀疏斑驳的树影遮掩着大殿的祭坛,四下里一派寂静;细弱柔韧的小草丛生在山脚的洞口,更显得幽深寂寥。在景物描写中,透露出抒情主人公对出世生活的悠然向往。

尾联收结全诗,从构思上说,正符合“合”的要求。此联暗用《楚辞·远游》的典故,称赞这里就是神仙可居的清幽之所,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。此地名称“仙游”,这一结语显得特别契合题意。

作者见到仙游观,正是宿雨初收、风物凄清的时候。暮霭中,山色与秦地的树影遥遥相连,捣衣的砧声,似在报告着汉宫进入了秋天。疏疏落落的青松投下纵横的树影,道坛上空寂宁静,细草生香,洞府幽深。整首诗,有远景,有近景,着力刻画的是道观幽静的景物。全诗就这样情景交融地纪写了游赏仙游观的见闻,以及作者本人对此地景物的赞赏流连。善用白描和层次分明,是这首诗的基本特点。其写法平实规范,但又笔势灵活,如视角的变换,就在平正中有所婉曲。诗作的另一特点是所用语汇完全符合所咏对象,十分顺畅。 [3][4]

历代点评

《批点唐诗正声》:气格近逸,吾节亦雅,佳佳。

《唐诗选脉会通评林》:周珽曰:韵致亦自楚楚。

《唐风定》:高华整炼,绝近李颀,中唐之极盛也。

《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》:读此五、六两句,便胜读全部《道经》,不谓先生眼光至此!

《增订唐诗摘钞》:若非次句,中联如何承接?若非七句,全首如何结合?真可味。

《唐诗笺要》:颔联极精警之致,此二语接得匀称,格意又不犯重,甚妙。

《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》:气息沉雄,笔下有萧散之气。

《诗式》:落句两句如一句,上句略作开势,下句合而意义愈显愈深,盖谓人间自有妙境,何用托之于仙!

《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》:既登山以后,未入观以前,所见所闻如此,风物凄清已隐然有个“晚”字、“秋”字在内,非但以宿雨初收之故。“秦树”、“汉宫”须活着,妙处全在“远连”、“近报”之四虚字。

《唐三体诗评》:何焯云:“初”字乃与“何用别寻”呼应。三、四台上远望之大观,五、六观中历览之幽致,皆一高一下,乃尽见五城十二楼也。

《删订唐诗解》:三、四言其地之所近,五、六以境之幽起结语。次句似脱,然是秋晚意。

《大历诗略》:诗格乎正忽湔,去佻小之习。

《唐诗选胜直解》:此篇全是赋体,首句出题,后写观中之景。

《唐诗近体》:收合仙游意。

《白话唐诗三百首》:描绘了观外高远开阔的景象,观内寂静清幽的景色。对习静向道表示钦慕之情。 [4][5]

作者简介

韩翃,字君平,南阳(今河南南阳)人,唐代诗人。是“大历十才子”之一。天宝13年(754)考中进士,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,后随侯希逸回朝,闲居长安十年。建中年间,因作一首《寒食》而被唐德宗所赏识,晋升不断,最终官至中书舍人。韩翃的诗笔法轻巧,写景别致,在当时传诵很广泛。著有《韩君平诗集》。

参考资料

  • 1.  彭定求 等.全唐诗(上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年10月版:第618页
  • 2.  金性尧.唐诗三百首新注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3:280-281
  • 3.  蘅塘退士 等.唐诗三百首·宋词三百首·元曲三百首.北京:华文出版社,2009:161
  • 4.  吉林大学中文系.唐诗鉴赏大典(七):吉林大学出版社,2009:80-81
  • 5.  同题仙游观(唐·韩翃) .搜韵网[引用日期2014-08-07]

学诗文

这个人很懒,什么都没留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