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夜喜雨

2018年12月24日 1732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

【唐代】杜甫

hǎo   yǔ    zhī   shí     jié   dāng chūn  nǎi    fā   shēng 
好   雨   知   时   节,当   春   乃   发   生。
suí   fēng qián   rù     yè     rùn   wù     xì     wú shēng
随   风   潜   入   夜,润   物   细   无   声。
yě    jìng  yún     jù    hēi   jiāng chuán huǒ dú   míng 
野   径   云   俱   黑,江   船   火   独   明。
xiǎo  kàn hóng  shī  chǔ    huā zhòng jǐn  guān chéng
晓   看   红   湿   处,花   重   锦   官   城。

词句注释

⑴知:明白,知道。说雨知时节,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。

⑵乃:就。发生:萌发生长。

⑶潜:暗暗地,悄悄地。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。

⑷润物: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。

⑸野径:田野间的小路。

⑹“江船”句:意谓连江上的船只都看不见,只能看见江船上的点点灯火,暗示雨意正浓。

⑺晓:天刚亮的时候。红湿处:雨水湿润的花丛。

⑻花重(zhòng):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。锦官城:故址在今成都市南,亦称锦城。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,故名。后人有用作成都的别称。此句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。 [2-3]

白话译文

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,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。
伴随和风,悄悄进入夜幕。细细密密,滋润大地万物。
浓浓乌云,笼罩田野小路;点点灯火,闪烁江上渔船。
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,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。 [3]

创作背景

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(761)春。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,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,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。作此诗时,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。他亲自耕作,种菜养花,与农民交往,对春雨之情很深,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、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。 [3][4]

整体赏析

这是描绘春夜雨景,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。一开头就用一个“好”字赞美“雨”。在生活里,“好”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。如今用“好”赞美雨,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。接下去,就把雨拟人化,说它“知时节”,懂得满足客观需要。其中“知”字用得传神,简直把雨给写活了。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,正需要下雨,雨就下起来了。它的确很“好”。

颔联写雨的“发生”,进一步表现雨的“好”,其中“潜”“润”“细”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“好”的特点。雨之所以“好”,好就好在适时,好在“润物”。春天的雨,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雨地滋润万物的。然而也有例外。有时候,它会伴随着冷风,受到冷空气影响由雨变成雪。有时候,它会伴随着狂风,下得很凶暴。这时的雨尽管下在春天,但不是典型的春雨,只会损物而不会“润物”,自然不会使人“喜”,也不可能得到“好”评。所以,光有首联的“知时节”,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“好”。等到颔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──伴随着和风的细雨,那个“好”字才落实了。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”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。“潜入夜”和“细无声”相配合,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,而且表明那雨有意“润物”,无意讨“好”。如果有意讨“好”,它就会在白天来,就会造一点声势,让人们看得见,听得清。惟其有意“润物”,无意讨“好”,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,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、细细地下。

雨这样“好”,就希望它下多下够,下个通宵。倘若只下一会儿,就云散天晴,那“润物”就不很彻底。诗人抓住这一点,写了颈联。在不太阴沉的夜间,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,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。如今放眼四望,“野径云俱黑,江船火独明。”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。此外,连江面也看不见,小路也辨不清,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,地上也像云一样黑。看起来这雨准会下到天亮。这两句写出了夜雨的美丽景象,“黑”与“明”相互映衬,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,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。

尾联是想象中的情景,紧扣题中的“喜”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。如此“好雨”下上一夜,万物就都得到润泽,发荣滋长起来了。万物之一的花,最能代表春色的花,也就带雨开放,红艳欲滴。诗人说: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,整个锦官城(成都)杂花生树,一片“红湿”,一朵朵红艳艳、沉甸甸,汇成花的海洋。“红湿”“花重”等字词的运用,充分说明诗人体物细腻。

浦起龙说:“写雨切夜易,切春难。”这首“春夜喜雨”诗,不仅切夜、切春,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、也就是“好雨”的高尚品格,表现了诗人的一切“好人”的高尚人格。诗人盼望这样的“好雨”,喜爱这们的“好雨”。所以题目中的那个“喜”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,但“‘喜’意都从罅缝里迸透”(浦起龙《读杜心解》)。诗人正在盼望春雨“润物”的时候,雨下起来了,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“好”。第二联所写,是诗人听出来的。诗人倾耳细听,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,只为“润物”,不求人知,自然“喜”得睡不着觉。由于那雨“润物细无声”,听不真切,生怕它停止了,所以出门去看。第三联所写,是诗人看见的。看见雨意正浓,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。其无限喜悦的心情,表现得十分生动。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《观祈雨》:“桑条无叶土生烟,箫管迎龙水庙前。朱门几处看歌舞,犹恐春阴咽管弦。”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,杜甫对春雨“润物”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。 [4]

名家点评

元人方回《瀛奎律髓》:“红湿”二字,或谓海棠可当。此诗绝唱。

明人胡应麟《诗薮》:咏物起自六朝,唐人沿袭,虽风华竞爽,而独造未闻。惟杜诸作自开堂奥,尽削前规。如题《月》:“关山随地阔,河汉近人流。”《雨》:“野径云俱黑,江船火独明。”《雪》:“暗度南楼月,寒深北浦云。”《夜》:“重露成涓滴,稀星乍有无。”皆精深奇邃,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,然格则瘦劲太过,意则寄寓太深。

明人钟惺、谭元春《唐诗归》:钟云:五字可作《卫风》灵雨注脚(首句下)。谭云:浑而幻,其幻更不易得(“随风”二句下)。谭云:以此句为雨境尤妙(“江船”句下)。谭云:“红湿”字已妙于说雨矣,“重”字尤妙,不湿不重(末两句下)。

明人周珽《唐诗选脉会通评林》:此诗妙在春时雨,首联便得所喜之故,后摹雨景入细,而一结见春,尤有可爱处。

明人王嗣奭《杜臆》:“野径云俱黑”,知雨不遽止,盖缘“江船火明”,径临江上,从火光中见云之黑,皆写眼中实景,故妙。……束语“重”字妙,他人不能下。

清人黄生《唐诗摘钞》:雨细而不骤,才能润物,又不遽停,才见好雨。三、四紧着雨说,五、六略开一步,七、八再绾合,杜咏物诗多如此,后学之圆规方矩也。五、六写雨境妙矣,尤妙能见“喜”意,盖云黑则雨浓可知。六衬五,五衬三,三衬四,加倍写“润物细无声”五字,即是如倍写“喜”字,结语更有风味。

清人仇兆鳌《杜诗详注》:雨骤风狂,亦足损物。曰“潜”曰“细”,写得脉脉绵绵,于造化发生之机,最为密切(“随风”二句下)。

清人何焯《义门读书记》:“野径云俱黑”,此句暗;“江船火独明”,此句明:二句皆剔“夜”字。“晓看红湿处”二句,“细”、“润”故重而不落,结“春”字,工妙。

清人张谦宜《茧斋诗谈》:“野径云俱黑,江船火独明”,此是借“火”衬“云”。“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”,此是借“花”衬“雨”。不知者谓止是写花,“红”下用“湿”字,可见其意。

清高宗敕编《唐宋诗醇》:近人评此诗云:写得脉脉绵绵,于造化发生之机,最为密切。是已,然非有意为之,盖其胸次自然流出而意已潜会,所谓不涉理路,不落言诠者,如此若有意效之,即训诂语耳。

清人浦起龙《读杜心解》:起有悟境,于“随风”、“润物”,悟出“发生”;于“发生”悟出“知时”也。五、六拓开,自是定法。结语亦从悟得,乃是意其然也。通首下字,个个咀含而出。“喜”意都从罅缝里迸透。上四俱流水对。写雨切“夜”易,切“春”难:此处着眼。

清人杨伦《杜诗镜铨》:李子德云:诗非读书穷理,不至绝顶;然一堕理障书魔,拖泥带水,宋人远逊晋人矣。公深入其中,掉臂而出,飞行自在,独有千古。

清人朱之荆《增订唐诗摘钞》:首剔“春”字,次点“春”字,三点“夜”字,四、五明画“夜”字,六傍托“夜”字。五、六承“无声”来,只写“夜”字耳。《初月》诗末句“晴”字,此末句“湿”字,绾合处并无着力瞻顾之痕。

清人宋宗元《网师园唐诗笺》:起结多不脱“喜”意。

近人李庆甲《瀛奎律髓汇评》:纪昀:此是名篇,通体精妙,后半尤有神。“随风”二句,虽细润,中晚人刻意或及之,后四句传神之笔,则非馀子所可到。 [5]

作者简介

杜甫(712—770),字子美,尝自称少陵野老。举进士不第,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,故世称杜工部。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宋以后被尊为“诗圣”,与李白并称“李杜”。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,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,内容深刻。许多优秀作品,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,因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在艺术上,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,尤长于律诗;风格多样,而以沉郁为主;语言精炼,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。存诗1400多首,有《杜工部集》。 [6]

参考资料

  • 1.  彭定求 等.全唐诗(上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553
  • 2.  萧涤非.杜甫诗选注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8:158-159
  • 3.  于海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:180-181
  • 4.  程千帆 等.唐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522-523
  • 5.  陈伯海.唐诗汇评(上).杭州:浙江教育出版社,1995:1146-1148
  • 6.  夏征农 等.辞海(缩印本)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2000:1514

学诗文

这个人很懒,什么都没留下